㈠ 贷款余额与待收金额到底有什么区别
贷款余额与待收金额的区别如下:
1、影响因素不同
贷款余额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而待收金额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
2、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不同
贷款余额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统账结合,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不变;
而待收金额的调整项目为按照本准则第十条中规定的公式所计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 当期发行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应当自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发行日起计算。
3、计算方法不同
贷款余额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待收金额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4、作用不同
贷款余额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待收金额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贷款余额
网络-成交金额
㈡ 如何查询企业贷款余额
查询企业贷款余额可以有很多途径:
(1)审计过的最新的财务报表,
(2)贷款卡内的信息。贷款卡内的信息是相对数据是相对可以查询到企业最新的贷款余额。
(3)给贷款银行打电话查询即可。
贷款余额指:
(1)至某一节点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贷款余额不是贷款数额,贷款数额是指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
(2)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存贷比,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3)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㈢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㈣ 什么是存贷款余额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
㈤ 贷款余额和累计发放贷款有什么区别一样吗
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单位一年内有多次贷款和还款记录,那么它的贷款余额和累计发放贷款肯定不一致,贷款余额是年末账上还挂着的金额,而累计发放贷款则指这一年贷款的发生总额(不包括还款的金额)
㈥ 需要1980-2000年我国信贷市场年末贷款余额的具体数据,需要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数据
这个东西一般都是花钱买的多,整理数据需要大量的工作,建议自己可以整理下。
数据一般会出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里。
而且是越早的越好,可以查阅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年鉴,也可以查阅中国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而且是这些年鉴越早越好。
㈦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是多少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国内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历史最高,达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的银行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达到112%。2009年4月末,国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超过同期国内GDP总额(约31.8万亿元)。
就在欧、美等银行业面对经济衰退,金融被流动性紧缩的阴霾所笼罩时,国内的银行业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里共新增贷款超过6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这与近年来主要商业银行完成了改制上市,并获得了巨额的资本补充有关,目前国内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资本为信贷支持经济提供了保障。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中国银行业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100%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数据。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仍有继续增加的空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储蓄总额已经达到53万亿元,仍然有17万亿的存贷差,以及1.6万多亿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前存贷比为67%,低于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时至今日,美国、英国、日本的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国的银行资产占GDP的比例却达到150%,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德国以外向型企业和稳健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成为抗国际金融危机较好的国家。
㈧ 贷款4200万资产负债表里的数据有什么要 求
流动充足性指标(一)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8%)不得低于3%。(二)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5%。(三)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年末比例不得高于80%。(四)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与长期资产的比率不得高于30%。(五)中长期贷款比例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中长期贷款余额与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120%。(六)拆借资金比例1.拆(调)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4%;2.拆(调)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8%;3.净拆(调)入资金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不得高于4%。农村信用社资金余缺通过联社调剂资金解决,监控指标为拆(调)入资金比例和拆(调)出资比例;县联社监控指标为净拆(调)入资金比例。
二、资产安全性指标(一)贷款质量指标逾期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8%;呆滞呆账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二)呆账贷款抵补率贷款呆账准备金与呆账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50%。(三)单户贷款比例1.对最大的一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30%;2.对最大的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1.5倍。
三、资本充足性指标(一)资产风险加权后的资本充足率指标1.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2.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4%。(二)资产风险加权前的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不低于6%。(三)呆滞呆账贷款抵补率核心资本、贷款呆账准备金之和与呆滞呆账贷款余额的比率。
四、收益合理性指标(一)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与资本总额的比率不低于5%。(二)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不低于0.5%。(三)利息回收率本期实收利息与本期应收利息的比率不低于90%。(四)非利息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与各项收入的比率。(五)资产费用率费用总额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比例、呆滞呆账贷款抵补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利息回收率、非利息收入比率和资产费用率等为监测指标,其余均为监控指标。监测指标中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比例按月监测,其余每半年监测一次;监控指标中资产流动性比例、对流动负债依存率、中长期贷款比例、净拆(调)入资金比例、资产风险加权后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加权前的资本充足率每半年监控一次;其余各项指标每月监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