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

⑴ 谁能找到2010-2019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数据

没法看,除非找律师才能查到!反应这家金融机构有没有实力,现象?实际现象是他们的余额都不多,因为税多,所以都从其他渠道放款!

⑵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余额

我是农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就是指你还有多少不良贷款没有换上,望采纳

⑶ 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 创新模式不断出现

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万亿,不良资产市场的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不良资产的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更迭,资产管理公司(AMC)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公司处收购不良资产,然后处置回收。对于银行等机构或公司来说,可以加速不良资产处置,快速收回资金,投入到正常业务中;而对于AMC而言可以折价收购不良,处置资产回收资金后赚取一定价差。

在行业蛋糕变大的同时,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如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产融结合基金、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等创新模式不断出现,拓展了不良资产处置途径。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创近年高位水平

不良贷款余额在2018年末达到2.03
万亿元,较3季度末有所下降,减少68亿元,但依旧处于近年来高位水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从全年趋势看,不良贷款率从年初开始连续三个季度攀升,到4季度有所下降。1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75%;2季度不良贷款率升至1.86%,在连续9个季度稳定在1.75%左右之后首次出现上升;3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0.01个百分点至1.87%;4 季度,随着国家一系列防风险政策出台,不良率有明显下降,为1.83%,仍处于近年高位。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方面,近两年,正常类贷款占比有小幅度提升,关注类贷款占比则 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良类贷款占比升高。2018
年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105.02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6 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

2011-2018年Q4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不良资产供给角度看,夏雨认为,商业银行三类贷款增速上,不良贷款增速开始抬头,从2017年维持在12%附近,快速上涨到201·8年三季度的21.66%。未来不良资产包的形成或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保持较大的供给量。

从不良资产需求角度看,“4+2+N+银行系”的不良资产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变数仅在“N”(民营未持牌资产管理机构)。随着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不良资产经营机构的数量将保持在较慢的增长水平。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不断创新

产公司可通过追偿债务、租赁、转让、重组、资产置换、委托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处置资产。

除了传统的资产处置方式,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投行的理念、工具、模式经营不良资产,通过债务重组、产融结合基金、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等创新方式积极参与运作,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暂时被低估价值的资产,并嫁接资本市场,提升其内在价值。例如,中国长城总裁、执行董事周礼耀曾表示:“面对新形势,长城资产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经主要从政策性时期的‘三打’模式实现了向商业化的‘三血’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处置方式都在由传统模式向投行化思维转变。马赛在采访中也提到处置不良资产的两个行业理论:冰棍理论和劈柴理论,所谓冰棍理论——“处置不良资产就像卖冰棍。冰棍在手里时间长了,就融化了,不良资产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赶快处置,时间长了,就只剩下一根儿木棒了。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⑷ 银行股息分红每年约为净利润的30%,还有剩下的70%去了哪

关注新闻的小伙伴不出意外前段时间会关注到一条消息,池子和公司吵架,中信银行涉及违规操作,最终躺枪,事后中信银行诚恳道歉,并下令彻改。中信银行的迅速回应并未平息掉舆论,外界开始对中信银行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引发了一阵销卡潮。其实我个人已经对于信息泄露这种事免疫了,不仅是银行,证券和保险甚至中国移动等具有公民信息的机构都没有什么清白可言。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需要研究一下,银行出现公关危机,对银行股价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这些投资者而言,"弃暗投明"的好还是"趁势低吸"的好?

这件事情发生在5月6日,截至中信银行发稿,股价下跌0.78%,报收5.14元/股,持续发酵至5月15日,股价下跌1.3%,报收5.08元/股。似乎市场对于这件事情的反映并不大,但是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还没有出来,我们还无法真正的去估计中信银行实际的损失,所以本文先对中信银行之前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进行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占个坑,后续第二季度报告出来,我们再去实际分析,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

一、经营效益稳步提升,资产保持合理增长

资本充足率与监管标准的差额影响分红的可持续性。非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0.5%、8.5%、7.5%。

中信银行对比同类型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各指标都逐渐接近监管底线。对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方法,最常用的必然是大幅度降低分红率,要么进行股权再融资,投资者思量一下,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的分红率是不是比起其他银行来说更低,而且多次发行各种可转债,甚至经常定向增发?(ty008)




⑸ 坏账逼近红线,银行今年受到的打击有多大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苦衷,包括一向被人们认为亏不了钱的银行都在债务警戒线上面徘徊了。7月份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已经发出了风险提示,并表示不良贷款,虽然没有充分暴露,但是必须要做好大幅反弹的准备,这话才说没多久,银行这一边的呆账就明显开始飙升不良资产比例暴增。面对席卷而来的坏账潮,银行这边也正在做好应对的准备。

不过有一个行业却在这个时候是非常火热的,那就是催收行业,催收行业是帮银行处理这个不良资产的先锋军,不过像今年这样的一个行情的话,可能会比往常要麻烦和往常不同的是,平时的催收是在经济情况较好的情况下来进行催收,大部分人手里还是有那么一点钱或者是有收入来源的,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即使是催收加大力度,这样的贷款人家可能还不上,就是还不上了。

⑹ 不良贷款余额是什么

按五级分类,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就是这些贷款的余额

⑺ 不良贷款余额分类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个是不良贷款

⑻ 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二季度的4564亿元和0.94%均有小幅上升。
分机构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数据显示,除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下降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在这三个季度内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上升。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类别的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均保持上升。
具体分类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307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74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城市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5%,农村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外资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6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2%。
不良贷款出现反弹等原因,导致拨备覆盖率有所降低。三季度拨备覆盖率由二季度的290.18%微降至289.97%。

⑼ 那些银行收不回来的“不良贷款”,最后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不良贷款是每个银行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不过出现不良贷款并不代表就全部都是损失,否则银行早已无法维持了,举个例子:2018年的时候曾有新闻报道,贵阳农商行的不良率接近20%(不良贷款余额超100亿),如果不良贷款全部都算是损失的话,单以贵阳农商行目前的利润水平来说,在保证未来20年不出现新的不良贷款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将现有的不良覆盖掉。现实真的如此严峻吗?显然并非如此,否则贵阳农商的行业评级就不会一直保持在A级以上了。

总结

个人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与企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基本一样,不过个人不良贷款不允许打包转让。对于不良贷款,银行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自身的损失,所以20%的不良率不代表着就真的是亏了20%,这只是明面上的数据而已。

上一篇:贷款被骗走流水
下一篇: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公积金余额能冲贷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