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余额分摊

⑴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是什么

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1)贷款余额分摊扩展阅读:

贷款早期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

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

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⑵ 待摊费用余额为贷方如何处理

根据贵公司的情况,待摊费用出现贷方余额是因为摊销时摊多了(因四舍五入的问题),而且与代帐公司已不存在代帐业务,那么现在应该把之前多摊的2元用红字冲回来(如果以后发生此类的待摊业务我们可以在最后一次摊销时把待摊费用摊平)
摘要:冲销多摊代帐公司记帐费用
借:管理费用 -2
贷:待摊费用 -2

⑶ 贷款偿还期怎么计算

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贷款本金累计+本年使用贷款/2)×年利率

生产期贷款利息=(年初贷款本金累计-本年偿还贷款/2)×年利率

还清贷款年度利息=年初贷款本金累计/2×年利率

其中:年利率=月利率×12 贷款偿还期计算公式: 贷款偿还期=还清贷款年度年序号-1+当年偿还贷款/当年还款能力

其中:当年偿还贷款=年初贷款本金累计+本年应付利息

例题推算过程:(假定年利率为6%、亦称6分)

笫1年:

本年应付利息=(0+1800/2)×6%=54 年

末贷款本金累计=0+1800+54=1854

笫2年:

本年应付利息=(1854+1200/2)×6%=147.24

年末贷款本金累计=1854+1200+147.24=3201.24

笫3年:

本年应付利息=(3201.24-680/2)×6%=171.67

年末贷款本金累计=3201.24-680=2521.24

笫4年:(以下比照第3年)

本年应付利息=(2521.24-790/2)×6%=125.57

年末贷款本金累计=2521.24-790=1731.24

笫5年:

本年应付利息=(1731.24-790/2)×6%=80.17

年末贷款本金累计=1731.24-790=941.24

笫6年:

本年应付利息=(941.24-790/2)×6%=32.77

年末贷款本金累计=941.24-790=151.24

笫7年:本年年初贷款本金累计151.24万元已小于本年还款能力790万元,即本年度为还清贷款年度。

本年应付利息=151.24/2×6%=4.54

贷款偿还期=7-1+151.24/790=6.2(年)

(3)贷款余额分摊扩展阅读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⑷ 贷款月供计算公式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

1.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2.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
3.每月应还利息=剩余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4.每月月供递减额=每月应还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月利率
5.总利息=〔(总贷款额÷还款月数+总贷款额×月利率)+总贷款额÷还款月数×(1+月利率)〕÷2×还款月数-总贷款额

⑸ 贷款中的总偿还金额怎么算 公式是啥

贷款中的总偿还金额怎么算:
等额本息还款: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总还款月数/((1+月利率)^总还款月数-1)
上面公式中,全是固定的数,所以还款额度是固定的,我们把公式改造一下: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总还款月数-1)
等额本息还款(月均法):每月偿还的贷款本息总额合计都是一样的,总的来说,需多付些利息,适合有一定积蓄,没有打算提前还款的客户;
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总还款月数+(贷款本金-累计已还款本金)*月利率
举例来说,贷款10万元,贷10年,为6.4%,那么月供就是
100000*6.4%/12*(1+6.4%/12)^120/((1+6.4%/12)^120-1)=1130.39元。
不同的还款方式,所计算的方法不一样,个人可以根据具体的贷款方式分析一下采取哪种方法还款比较划算,当然也可以根据来计算,这一会更简单一点。

⑹ 贷款递减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贷款递减计算公式即等额本金还款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季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季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季利率

贷款递减计算即等额本金还款,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举例说明,同样是从银行贷款20万元,还款年限15年,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每月需要偿还银行本金1111元左右,首月利息为918元,总计首月偿还银行2200元,随后,每个月的还款本金不变,利息逐渐随本金归还减少。

拓展回答: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如中国银行)。

由于每月所还本金固定,而每月贷款利息随着本金余额的减少而逐月递减,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法在贷款初期月还款额大,此后逐月递减(月递减额=月还本金×月利率)。例如同样是借10万元、15年期的公积金贷款,等额还款法的月还款额为760.40元,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首月还款额为923.06元(以后每月递减2.04元),比前者高出163.34元。

由于后者提前归还了部分贷款本金,较前者实际上是减少占用和缩短占用了银行的钱,当然贷款利息总的计算下来就少一些(10年下来共计为3613.55元),而并不是借款人得到了什么额外实惠。

⑺ 房贷提前部分还款后剩余部分的本金和利息怎么算

住房贷款提前部分还款后的计算方式:

1、房贷提前部分还款后剩余部分的本金=(贷款总额-提前还款部分)。

2、房贷提前部分还款后剩余部分的利息=(贷款总额-提前还款部分)*协议利率*还贷年限。

贷款机构经确认后,对属于是提前偿还部分住房贷款的,则将再按原借款合同中确定的计息还贷方式以“先息后本,每月等额减少,缩短还款期限”的计算原理。

重新计算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后的借款余额和最终偿还期限,重新打印“每月还资本金利息表”,重新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变更合同”。 贷款利息是随着本金的不断减少而相应下降的。

(7)贷款余额分摊扩展阅读:

房贷常用的两种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2、【等额本金还款】,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⑻ 怎么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法中的,每个月还的本金数额请各位大侠指教

等额还款法又称等额本息还款法,指按月等额归还贷款本息。

等额本息还款法:

1、每月应还金额:a*[i*(1+i)^n]/[(1+I)^n-1]。

注:a贷款本金 i贷款月利率 n贷款月数。

2、每个月的利息:b*i。

注:b贷款当月剩余本金 i贷款月利率。

3、用每月应还金额减去每个月应还的利息,得出的结果就是每个月应该还的本金,这个本金是在逐月增加的。

(8)贷款余额分摊扩展阅读

还款法

1、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2、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3、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计算方法

每月还款数额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下面举例说明等额本息还款法,

1、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年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233.14元。

2、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仍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700元(200000×4.2%/12),支付本金533.14元,仍欠银行贷款199466.86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199466.86×4.2%/12)元。

⑼ 5年贷款在现金流量表要分摊吗

你把银行存款的支出和收入按现金流量表的摘要分别填列,最终余额等于你资产负债表的货币金额余额。 至于补充表,你可以按照“怎么样会钱多和怎么样会钱少”来填列,主要项目填列一下,差额放入其他就可以!

上一篇:银行贷款资料清单
下一篇:贷款邀约工作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