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因素会影响lpr改革效果
LPR”成了一个热门词。先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然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发布新的LPR,接着央行又发布公告,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什么是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发达国家都曾建立起类似LPR的报价机制,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在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10月25日,我国的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LPR是由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由主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报出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并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央行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和管理。
我国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一方面,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另一方面,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
Ⅱ 个人住房贷款大调整会不会引发一波买房高潮
每一次关于房价或者房税贷款的调整,都会掀起一阵舆论的热潮,但是买不起房的人还是买不起房,要买房的只是照常进行自己的计划。所以这一次的调整,应该也还是老样子。
一股份行中层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说,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都主要是根据供求关系确定,受基准利率影响较少,银行一般会先确定贷款实际利率,然后再贷款合同上倒推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倍数关系来填写贷款合同。因此,即便今后新发放贷款要求以LPR为定价基准,但实际情况中短期内对此类贷款影响较小。
Ⅲ 房贷利息选择LPR+加点”浮动利率好还是固定利率好呢
各有优缺点,需要客户自己选择。
对于用户来说,固定利率长期确定,无法享受利率下行的红利,但同样可在利率上行时避免成本上升。
选择固定利率,也就是房贷利率水平在合同剩余期限内不变。为了平稳过渡,转换时会延续此前利率水平。假设用户原来享受9折优惠,利率为:基准利率4.9%×0.9=4.41%,新合同还可以协定为4.41%。
如果选择挂钩LPR,未来会面临利率波动。银行称,转换时点利率仍不变,变的是背后的计算逻辑。仍以现有贷款利率4.41%为例,之前用户获得利率取决于央行基准利率有无变化。
转换后取决于LPR报价,计算逻辑改为LPR+(-)固定点差。这一例子中的固定点差为0.39%,是根据央行规定的2019年12月LPR报价4.8%-现行利率4.41%得出。
不论未来LPR升或降,用户获得利率都是LPR-0.39%。如果现行利率高于2019年12月LPR报价4.8%,则向上加点。
(3)lpr个人住房贷款影响扩展阅读:
选择LPR每年还贷利率可能不同。
根据公告,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按照新政策,如果约定的重定价周期为一年,利率参照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市场利率报价,每年都会和银行重新定一次价,每年执行的房贷利率可能都不同。
Ⅳ 五大行发文房贷转换LPR,LPR转换会如何影响房地产
以往,我们买房贷款一般是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打折或上浮;现在,存量房贷用户面临两种转换选择:要么选择原来的固定利率,要么换成LPR加点。其中,加点也可以是负数。